【文理】“育精益求精工匠,做德技双馨教师”——文理学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发布时间:2019-03-11 来源:组织部

  导语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文理学部党总支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学部各单位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展开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中心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严格执行学校党委部署,认真组织学习大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并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提出工作要求,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文理学部党总支严格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在学部范围内分步组织实施学习活动,首先,集中组织学部党总支委员以及党支部书记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第二,各党支部召开支委员会学习并讨论制定支部党员学习计划;第三,学部六个教工党支部和一个学生党支部全面开展支部学习活动,积极探讨作为党员教师和党员学生如何在教风和学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四,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理论学习,促进广大教职工立足教师岗位,坚持立德树人,锐意改革创新。

  

    文理学部党总支书记顾国星表示,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办好高等教育的方向和道路,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决贯彻“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理学部主任郑佩芸在学部中心组学习过程中解读了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提炼了讲话重点,加强了文理学部中心组成员对讲话精神的认识,并要求文理学部教职工一如既往勇于承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践行师德规范,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文理学部党总支书记顾国星表示,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办好高等教育的方向和道路,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决贯彻“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理学部主任郑佩芸在学部中心组学习过程中解读了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提炼了讲话重点,加强了文理学部中心组成员对讲话精神的认识,并要求文理学部教职工一如既往勇于承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践行师德规范,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11月21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参加了文理学部大学英语党支部“榜样引领,立德树人”主题组织生活会。

  会上,党员们首先观看了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王继才四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短片 ,党员们结合工作实际谈了体会,围绕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如何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切入点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俞涛在听取了大家的交流发言后,就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课程思政等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各位教师要将自己的职业当做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要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把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言传身教,体现“为人师表”的榜样力量。同时,在学校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大学英语教研室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培养“国际化”与“职业化”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理学院强化立德树人意识,深化基础课程教改,服务工科教学

  文理学部理学院全面贯彻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体现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按照学校总体要求,理学院巩固模块化教学改革,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学院数理化等基础课程教学建立起人才差异化指导、分层次培养、分模块教学等教学体系,以满足服务工科发展的需求。其中大学数学基础教学课程,根据不同专业对大学数学的需求设立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基础类课程,按专业需求修订课程大纲以满足专业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大学物理课程根据专业需求设置模块教学,应用化学系面向环境材料相关专业开出48学时大学化学课程,主要讲授专业基础知识;面向其它工科专业开出32学时大学化学课程,主要介绍化学与生活等通识基础知识,以满足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需求。为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定期举行学生座谈会。

  

外国语学院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推进国际化职业化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 外国语学院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契机,扎实推进大学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外国语学院狠抓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引导教师提高综合素养和政治站位,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外国语学院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及非党员教师进行一系列专题学习。大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围绕“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六个’下功夫’”、“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关键词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展开讨论,并结合大家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自身本职工作、承担好党赋予的教育使命进行认真思考。

  外国语学院以扎实推进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改革为抓手,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坚持立德树人。外语通识类公共基础课量大面广,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修订所有课程教学大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通用英语”课程思政改革项目被遴选为我校第一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优秀项目,在此基础上,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用学术英语》、《西方经典阅读》、《西方社会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旅游英语》等5门课程先后获批课程思政项目建设项目。上述课程思政改革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将价值观融入语言技能培训和文化浸润,使学生不断强化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为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外国语学院坚持改革创新,正在推进新一轮以服务于学校国际化教育战略为目标的大学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已为学生开设托福、雅思入门课程;未来,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将丰富拓展课程类型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为全校学生开设大学德语、大学日语、大学俄语作为第一外语;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继续推进以培养学生口语、写作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外国语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工科学生专业英语知识技能的拓展,提高我校工科学生的外语能力,为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通识公关开展立德树人专题讨论,凝聚共识,立德树人, 扎根塑魂

  文理学部通识公关党支部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 大家首先认真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主要精神的相关内容,温习了18大以来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同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认知,谈了自己的看法。

  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认识到教师的人格、价值观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所以为人师者,一定要懂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让自己的言行更具备导向性、更具有正能量,从自身做起,分清善恶,方能正人,明晰责任,方能育人。上课时候要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穿插进去,以社会案例解读的方式告诉学生做事做人的道理。自己以身作则,让学生以老师为榜样,效果比说教好很多。大家也纷纷表示,要把学习心得和精神贯彻到教学和科研中去,真正践行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分享到: